code.club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搜索
查看: 6918|回復: 1

新全民運動:跨產業學Coding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14-12-27 18:30:28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你還認為寫程式是門檻超高、只有本科系專業人士才能駕馭的技術嗎?事實上,隨著網際網路與行動裝置日漸普及,無論是學習程式語言、或親手做出一個屬於自己的App,不僅沒有想像中遙不可及,更已引起跨越全球各地、各產業、各年齡層的學習風潮。

這波「程式熱」源起於歐美。自2013年《富比士》雜誌(Forbes)預測,美國將在10年內增加27萬個軟體工作機會以來,美國總統歐巴馬(Barack Obama)便加速推動各級學生學習寫程式。在一場非營利組織Code.org的演說中,他強調:「學習寫程式不僅對你很重要,也對國家很重要。Coding是很好的訓練,能改變我們做事情的方式。」

而在英國,寫程式早已被列為當地中小學的必修課程,他們將2014年訂定為「程式之年」(Year of Code),規定兒童5歲就要開始學習程式設計的基本概念。由一群老師義務發起、專門教育9 ∼ 11歲兒童學寫程式的組織Code Club也表示,今年度的目標是讓全英25%的孩子學會寫基礎程式。

在歐美遍地開花的浪潮影響下,韓國、日本等亞洲國家也陸續投入資源,以求培養出更多coding人才。那麼,台灣現階段的趨勢又是什麼?少了從小扎根的程式教育,究竟還有哪些校園之外的自學管道?

先練英文:全世界線上資源都可運用

週六早上10點,50幾個年輕女生人手一台筆電,聚集在台北市中心的一間會議室內,緊盯著螢幕上一行行的程式語言。這個源自於芬蘭的“RailsGirls”工作坊,是免費為女生開設的Ruby on Rails程式語言課程。自2013年開始,台灣已連續舉辦了4屆,每屆平均都有超過300人報名。

「全世界都一樣,寫程式早就不是男生的專利了!」主辦人高見龍指出,Rails Girls在上海、新加坡、柏林、東京等城市都舉辦過活動,每一場皆大受歡迎,顯現女性對學習程式語言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。

台灣也不例外。另一位創辦人鄧慕凡形容,在他們每屆收到的300多份學員履歷中,絕大多數都是「人生勝利組」,從研究員、律師、獸醫到通曉多國語言的大學生,應有盡有,平均年齡落在20 ∼ 35歲之間。

能讓這群擁有專業技能的女性趨之若鶩,原因很簡單:一是個人興趣,二是她們都看見了這波潮流──學寫程式,已經成為未來人才的關鍵條件。

高見龍分析,Ruby相較於你我常見的JAVA、C/C++等程式語言,過去並沒有那麼主流,直到近年才開始被廣泛使用。也因此,它不是坊間連鎖電腦補習班中能看見的課程,由於鑽研的人數少、需求量又快速攀升,目前已開始出現供不應求的情形。這也是Rails Girls、RubyConf Taiwan等由同好們自發性組成的線下活動,數量持續攀升的原因。

「無論想學哪種程式,第一步都是先把英文練好,如此一來,全世界的線上資源都可以運用,」台灣Rails Girls另一位主辦人鄧慕凡舉例,諸如Code School、Stanford on iTunes U等網站,各種程式語言由淺至深、幾乎應有盡有。此外,台灣各大程式社群的線下活動也都相當活躍,「光是台北,一週起碼就有3∼4場以上,只要想學,一定找得到前輩請教。」

進修重點:行動裝置應用、認知心理學

無論你是新手或老手,放眼全球,提升寫程式的能力,儼然已成為增加自我競爭力的「全民運動」。除此之外,想多提升程式資訊相關知識,還可以從哪些角度著手?

對此,旗下囊括Mobile App設計、網站流量分析、社群經營等數十項課程,也為廣達、BenQ、永豐銀行等企業進行教育訓練的悠識數位,提出了幾項觀察。

「網路產業日新月異,我們的課程也會不斷調整,扣緊業界的普遍需求,」悠識數位創辦人江典泗表示。他透露,以近年課程的踴躍度來看,可略分為兩大重點學習趨勢:Mobile App的整體設計與企畫,以及乍聽之下令人有些意外的「認知心理學」。

江典泗分析,前者的課程已連開了十幾堂,主因想當然耳,是由於行動裝置的日漸普及,讓各行各業都意識到「擁有自己的App」的重要性。儘管多數企業都會指派數位部門的人員進行開發,然而,行動App與傳統網頁的思維、架構、使用習慣都截然不同,「看似只是從大螢幕搬到小螢幕,背後的know-how卻是兩門學問!」也因此,不少一肩扛起App製作重任的上班族,都會先來這裡取經。

而悠識開設的認知心理學,也有別於心理系中規中矩的3學分必修課,而是與整個數位化過程中的介面設計緊密相關。「比如說,當你在一個App介面的邊緣,讓某個東西露出一小角,不用任何文字說明,大家都會很自然地過去點點看,」江典泗舉例,所有設計者都會想了解人們與自身產品互動的體驗,時至今日,已有愈來愈多工作者發覺這堂課的重要性──唯有介面更加直覺式、更符合人性,「數位化」過程才會事半功倍。

善用社群:深耕論壇、讀書會,追蹤意見領袖

除了多元課程,悠識數位經營多年的另一個重要自學平台,則是HPX讀書會社群。在這個網站中,悠識扮演著聚集並媒合大量業界同好的角色,透過大型網聚、研討會以及讀書會等各項活動,促進同業深度交流。

「加入讀書會的前提,是對我們關注的議題有興趣、並願意輪流一起導讀,」江典泗透露,只想旁聽、不願導讀的學員不在少數,然而,唯有願意靜下心來研讀並動手操作,才真正符合「自學」的定義,而非只是跟在內行人身旁走馬看花。

對此,獎金獵人技術長陳世偉,也有同樣的觀察。從小家中務農、畢業自義守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的他,沒有任何資工背景,卻靠著自學,成為同業口中評價極高的硬底子工程師。這份專業能力,正是由他國中時期「把書店所有電腦書全翻過一遍」的企圖心開始,逐步打下基礎。

「老實說,學習程式資訊相關知識,頂級設備、師資、有沒有念本科系,全都不是重點。重點是你能不能耐著性子讀下去、耐著性子反覆嘗試,」陳世偉坦言。

他舉例,自己大三那年就曾自告奮勇,以「非資工系學生」的身分,接下了校內各處室「校務行政e化」的大工程。從建檔、規劃、架設後台到版型設計,全都靠自己一手完成,他甚至還由自身需求出發,額外為學校做了一個「工讀媒合系統」,在當時,這樣的服務幾乎是絕無僅有。

「當然,現代社會都那麼進步了,自學方式早就不限於書本,人們還可以有更多互動!」陳世偉分享自己直到今日仍非常受用的3個自學技巧:

1.用心研讀,勇於動手操作,這是將知識內化的不二法門。

2.善用社群平台、實體研討會等「交流性質」的聚會。書本上找不到的答案,只要勇敢開口,高手多半都很樂於討論甚至解答。

3.找到這個領域內你最嚮往的幾位「大神」,追蹤他們的最新動態!

這是陳世偉最推薦的做法,如Google前端工程師奧斯馬尼(Addy Osmani)、Google Chrome開發人員艾利許(Paul Irish)等人的Twitter帳號,都是極其精準的新趨勢觀測站。「看看這些『大神』最近都在玩些什麼,你心裡就大概有個底,知道自己下個目標該去研究些什麼了!」

http://www.cheers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61355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發表於 2014-12-29 02:10:15 | 顯示全部樓層
本帖最後由 neo 於 2014-12-29 02:11 編輯
學習程式資訊相關知識,頂級設備、師資、有沒有念本科系,全都不是重點。重點是你能不能耐著性子讀下去、耐著性子反覆嘗試


確實如此,只要有台電腦外加一本學習書或上網看教學,人人都可以寫程式。
回復 支持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小黑屋|手機版|Archiver|code.club  

GMT+8, 2024-3-29 08:34 , Processed in 0.114173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