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編寫程式碼其實並不難,開啟電腦裡的終端機,加上 Vi/Vim,有 Google 搜尋引擎一旁待命,再來點蠻牛或啤酒,你就已經具備了開發程式碼需要的先決條件,每個人都可以來「Hello, World!」一下。
但如果編寫程式將會變成你的「家常便飯」,那需要做的前置工作可多了!
最基本的開發環境
終端機(Terminal)下的開發環境需要設定環境變數(Environment Variables)、路徑(Path),以建立未來寫程式的規律及效率;根據個人習慣不同,可能要下載不同的文字編輯器(Text Editor),例如 gedit;Unix 和 Linux 系統下有內建的 Vi/Vim 編輯器可以用,不過 Vi/Vim 雖然強大,只要用鍵盤指令就能完成所有的編輯,但其眾多的指令經常讓初學者卻步,而且指令還分大小寫勒!愛用 Vi 的人很愛用(例如筆者我),不喜歡的也大有人在,主要就是看自己的習慣。
再來可能要安裝並使用編譯器(Compiler),才能將原始程式(Source Code)翻譯成電腦看得懂的目標程式(Object Code),最後交給連結器(Linker)產生最後的執行檔(Executable)。如果程式執行結果不如你預期,也許你會想要安裝個除錯器(Debugger)來偵查錯誤。以寫 C 跟 C++ 語言為例的話,許多人愛用的 GDB(GNU Project Debugger)就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整合開發環境(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,簡稱 IDE,也有人稱為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)是一種輔助程式開發者開發軟體的應用程式,通常包含了程式語言編輯器、編譯器/直譯器、除錯器、還有圖形使用者界面(Graphical User Interface,簡稱 GUI)。
以前的 IDE 主要是針對特定的程式語言量身打造,但現在越來越多 IDE 支援多種程式語言,功能也更為強大,提供了十分完善的軟體開發環境,對於使用多種程式語言的開發者來說真是超級方便!幾個支持多種語言、特別熱門 IDE 像是 Visual Studio、Eclipse、Xcode 等,主要也是看使用者用的程式語言、作業系統、還有習慣問題。